汉代琉璃(汉琉璃的发现与参证)
2021-05-10 作者: 驿游生活网 热度:2℃ 【 字体:大 中 小 】
汉代
考古奇迹 大云山汉墓研究成果论证
江苏盱眙县在近日举行了“盱眙大云山汉墓考古成果论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专家认为,作为西汉诸侯王陵园的大云山汉墓整体结构及布局清晰完整,出土众多驿游生活网网重要文物,其考古发现对研究汉代诸侯王葬制、汉代中外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时于2009年9月,南京博物院开始对大云山汉墓区进行全面勘探与抢救性发掘,揭示出一处约25万平方米的西汉诸侯王陵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江苏62年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墓葬出土文物最多、发掘规模最大、反映社会生活最完整。目前发掘的陵园面积达2.5万平米,出土文物逾万件(套),且其中一号墓神秘墓主已确定为西汉江都王刘非,整个陵园为刘非之陵。该陵园东西南北均筑有陵墙,陵园内发现主墓3座、陪葬墓13座、车马坑两座、兵器坑两座、建筑基址两处、道路一条,出土珍贵文物万余件。
发掘清理后的大云山汉墓一号墓内黄肠题凑结构墓室
媒体记者参观大云山汉墓7号坑内清理出的偶车
申报十新 将建博物馆和遗址公园
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大云山考古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江苏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冲击明年的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很有把握。此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种类之全、数量之多,创造了江苏省建国以来的极致。作为主墓的1号墓,出土的文物更是让考古工作者惊讶不已,很多文物都是国内首次发现。22日,南京博物院在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考古工地公布最新阶段发现:除一号墓墓主西汉江都王刘非外,这座面积达2.5万平米的陵园其他所有墓主皆为女性,且江都王的妃子最少有12个。二号墓出土了金缕玉衣、玉棺等重要文物。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整个陵园边长500米见方,几乎相当于汉代的一个城池。“刘非就是希望自己死后,能像活着的时候一样,享受奢华的宫廷生活,所以他将众多宫廷生活用品,作为陪葬品埋在自己身边。这也从侧面,向我们反映了当时诸侯王奢华的后宫生活。”接下来,大云山上将建设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以保护、展示、研究、清理修复这里的文物。大量文物将留在现场,向观众展示墓葬的结构和考古发掘的现场。记者发现,很多陪葬墓和随葬品都就地原物保存,上面覆盖了薄膜,工作人员不时查看保存情况,特别对“娇弱”的漆器上喷洒水雾。据悉这是为了均匀地给予湿度,保持恒温恒湿,今后展示的模样就是考古发掘的现场。
大云山汉墓的一段陵墙,通过解剖得知陵墙宽约18米
工作人员在大云山汉墓的一座车马坑内对文物采取保护措施
玻璃编磬 改写中国古玻璃制造史
大云山汉墓出土的金银器、玉器、编钟、车马等都堪称精品。其中,出土的编磬格外惹人注意,因为它竟然是玻璃制造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主任安家瑶表示,大云山出土的一套22件玻璃编磬,改写了中国玻璃制造史。破碎的玻璃编磬泛着绿色,细看还有一个个小气泡,考古专家李则斌表示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由复合材料制造的乐器,对古代科学技术研究很有价值。现正邀请专家对编磬进行复制,未来观众有望看到2000多年前的玻璃编磬模样。
编磬一般由石头雕成,但这22件全组的玻璃磬是比石头重的铅钡玻璃熔铸而成,看起来像是青白玉而非无色透明。按尺寸看应该是实用器,但不知当初的音色如何?如果是冥器,尺寸应该会小一些。此前在河北满城汉墓、广州南越王墓等汉代诸侯王墓中出土过小件的玻璃制品,但大云山出土的编磬最大的长达半米,厚达3厘米,在制作时要将石英和铅、钡等助驿游生活网网熔剂熔化成液体倒入模具中,但由于冷却过程中极易炸裂,因此对工艺水平的要求极高。这一发现颠覆了对汉初玻璃制品工艺水准的认识。安家瑶说,曾经在汉武帝茂陵发现过较大的玻璃璧,但相比这组玻璃编磬来说,那根本不算什么。这些编磬也说明汉代玻璃制造业不是很小的作坊就能做出来的。一次能熔出这么多的玻璃溶液很少见,说明汉代玻璃制造业很发达,改写了现知的汉代只能制造小件玻璃的历史论断。
安家瑶说:“我国出现玻璃用品是比较晚的,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西汉前期的墓葬中就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玻璃制品,实属罕见。并且这一组编磬从比例上看,同普通玉质编磬几乎一致,最大的有70厘米长,这说明这组编磬是当时的实用物,而不是微缩版的随葬品。这组编磬,也可以说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用复合材料制作的乐器。”安主任还表示,唐宋时期的人就已经不太知道玻璃是怎么制作的了,这在唐宋的一些诗词中都有体现。至于原因,可能和青铜制作工艺等其它古代工艺一样,因为战争等原因慢慢失传了。
大云山汉墓出土的一套琉璃编磬的一部分
大云山汉墓一座车马坑内清理出的实用马车
墓藏丰富 丝绸之路前的西域奇珍
大云山汉墓出土的铜铸亚洲象和犀牛以及西亚风格的凸瓣银盆,表明在“丝绸之路”开通前,中原与南亚、地中海地区有着较为密切的贸易关系。汉代的东西方之间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连接,在汉代物品进入中亚、西亚、东南亚的同时,来自这些地区的工艺品和原料也源源不断地进入了汉王朝。扬州已正式加盟“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这些珍贵域外珍品,或将提供更有力的实物证据。
工作人员在对大云山汉墓陪葬墓区一墓葬内的文物采取保护措施
媒体记者在引导下参观大云山汉墓陪葬墓区
虎符银钩 见证江都王的浪漫爱情
在距离考古现场约2公里的临时库房中,李则斌从保险箱中取出一件神秘的出土文物。打开层层包裹,一枚长约3厘米,形如虎符似的带钩跃然眼前。“这是从江都王陵12号陪葬墓中出土的,也是12号墓中最珍贵的文物。虽然在地下埋葬了2000多年,带钩依然精美光亮,丝毫没驿游生活网网有腐蚀的迹象,因为它是银的。”这个带钩的特别之处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个带钩是虎符式的。普通的带钩,无论是金的、银的、或者水晶的,都是整体结构,中间是分不开的。而这个带钩却可以从中间分成两半,加上整体上是老虎的形状,同西汉的兵符‘虎符’非常接近,可以说是个微缩版的‘虎符’。第二,带钩中间还刻有文字。把带钩从中间分开后可以看到,带钩的内侧刻着铭文,一侧是阴文,一侧是阳文,这样带钩就可以整齐地合在一起。第三,铭文是一句两千年前的定情誓言。仔细看的话,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带钩中刻的铭文是一句话‘长毋相忘’,字体是小篆。‘长毋相忘’的意思就是说,两个人永远在一起,互相不要忘记对方。”因为12号墓中埋葬的是江都王刘非的一个妃子,这个带钩极可能是刘非送给这个妃子的定情信物。
虎符形式的银带钩,一半内侧有“长毋相忘”4字铭文
发掘清理后的大云山汉墓一号墓内黄肠题凑结构墓室
汉代小琉璃珠实物与古法琉璃复原的参证
东西虽小,却解决了古法琉璃复原的想象。
这种"缠绕技法"一直沿用(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准确,西方比较规范的术语是wound glass)。
但没有谁能像汉代工匠那样不计细要,因而在实物上保留了技法的直接证据。
这是想象中的古法琉璃珠的技术复原,下图是出土的陶模,也是技法的佐证。
上图是后人复原的古法琉璃珠子制作的技法之一。
我叫它缠绕技法,因为现在国内还没有规范的术语。
你看到图片上的绿色部分是用于搁置那只小棍(一般是金属的)的基座。
[花梨镶紫檀补充:]小棍上有层白色物质,通常起脱模作用~
第二图就是那种基座的出土实物,有明确地层表明是战汉物,陶制的。
小棍一是为了技术操作的需要,另也是为了给珠子预留穿孔,
缠在小棍上的东西就是琉璃溶剂,高温下呈粘稠状,
缠绕在棍子上等待冷却后就成了以下实物的样子。
这是我买到的实物,技法的印记很明显。
这样的小珠子大多是兰色和红色。
我瞎猜兰色的是加钴料(湖蓝是钴,深蓝是硅?),红色的可能是铁?
最有意思的是,工匠们在制作过程中有时候可能因为粗心。
不经意把两种颜色的琉璃溶剂混在一起。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效果,很漂亮。
单面模压法:
据说单面工的琉璃壁等就是这种技法。
双面模压技法:
推测蜻蜓眼就是第二图所示这种工艺,工艺步骤可能比较复杂。
内外范的模铸法:
下图是模铸法示意图和出土的陶模。
古今模具的对比,很有意思。
注意那现代模具是老外设计制作的,手工技艺正是他们的热门。
我们对珠子开发得不够,其实不仅是技艺的开发,学术的研究更是欠缺。
大概很多国内学者都没有注意到。
珠子是古代艺术品中含盖材料和材质最丰富多样的门类。
无论人工或是天然材料,凡我们能想到的,几乎都可用于珠子的制作。
这是其他艺术品没法肩比的,况且珠子包含同样的技术难度,又便于携带,是古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技术和艺术传播的绝好媒介。
琉璃(汉琉璃的发现与参证)

猜你喜欢

有线电视机顶盒破解(电视机顶盒如何破解?)


芳华 票房(芳华票房破9亿成冯小刚最卖座电影)


黄梅戏电影大全(盘点65年来的23部黄梅戏电影)


国产洗面奶排行榜(全国洗面奶排行榜10强推荐)


算了吧英文(“算了吧”用英语怎么说?)


缝纫机断线(缝纫机断线的解决方法.)


外太空摄影(星球摄影—你知道外太空的样子吗)


外太空摄影(星球摄影—你知道外太空的样子吗)


于丹趣品人生(于丹趣品人生,论喝茶的31条精彩语录)


养母猪技术(母猪养殖的4大要点)


上班犯困怎么提神


二胡几根弦 二胡有多少根弦


白斩鸡蘸料 白斩鸡蘸料怎么做


什么是211大学 211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回族不吃猪肉 回族不吃猪肉的原因


坐飞机可以带酒吗 飞机可以带酒吗


如何清洗打印机 打印机的清洗方法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是什么意思


三苏指的是 三苏是哪三个人物


芦荟的作用与功效 芦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