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惊蛰吴藕汀 惊蛰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惊蛰》

【现代】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译文

摘下杏花,村酒自酿,寄往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丰硕佳果,摆满桌前,莫要只关心功名利禄。

惊蛰节气,尚未到来,一声声隆隆的惊雷,已经在天边响起;这一年丰收有没有希望,就看春耕时节能不能把握住。

注释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一年春耕自此开始。

春耕: 春季播种之前,翻松土地。

赏析

这是现代诗人吴藕汀的一首惊蛰诗。

摘下杏花,村酒自酿,寄往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丰硕佳果,摆满桌前,莫要只关心功名利禄。这是写“惊蛰之习俗”。酿桂花酒,饮桂花酒,给远方思念的亲朋捎去家中的消息;丰硕佳果,摆满桌前,祈祷丰收,这些都是惊蛰常见的习俗。“寄千程”,意味着诗人重情重义;“莫问名”,说明了诗人淡泊名利。“千程”,还寓意着“前程”;“问名”,如果从字面理解为问水果的名字,就略显肤浅了。看人们忙碌,丰收热闹的景象,就知道惊蛰是一个比较有仪式感的节气。

惊蛰节气,尚未到来,一声声隆隆的惊雷,已经在天边响起;这一年丰收有没有希望,就看春耕时节能不能把握住。这是写“惊蛰之现象”。“惊蛰”一句,则脱胎于农谚“惊蛰未到雷先鸣”。俗话说,“春雷响,万物长”,仿佛是滚滚春雷唤醒了蛰伏的万事万物。民间谚语又说,“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这就对应了“丰收”一句。此时,人们进入春耕时节,农民朋友也要开始农忙了。

惊蛰,无疑是一个充满灵动、热闹欢快的节气。祝愿大家在惊蛰时节,“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始终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做一个“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有心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投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生活向前,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ybaike.com/shici/6557.html

(0)
生活向前生活向前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相关推荐

  • 辛弃疾诗(辛弃疾最著名的诗)

    作为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他的作品豪放如骄龙,满怀壮志,一心为国。豪放之外,亦能婉约,柔肠相思,不输花间派。 今天,我们分享25首辛弃疾最著名的诗词,一起体会他诗中的快意与柔情吧!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2022年12月27日
    00108
  • 春望杜甫原文及翻译

    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及注释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 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干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 而潜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

    2022年12月31日
    00128
  • 柳树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咏柳 贺知章 〔唐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乍暖还寒的早春,耐寒的柳树早早地换上新衣裳。你看,从南道北杨柳依依,修长的柳枝随风摇摆,是春天最美的风景。在众多描写柳树的诗词中,贺知章的咏柳,流传最广,妇孺皆知,不愧为千古名篇。 贺知章笔下的柳树,化身绝代佳人,身材婀娜多姿。修长袅娜…

    2022年12月27日
    00121
  • 梨花诗句最出名诗句(赞美梨花的诗句千古名句)

    经典梨花诗词名句,句句皆美,惊艳了时光,读一读,哪句写到了你的心坎上? 01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前几年一部剧的热播,令“寂寞空庭春欲晚”这句诗为许多人所熟知。唐代刘方平这首《春怨》,写一位深宫妇人的极端孤寂,泪无人拭,景无人同看,整日里只有一人独自向着黄昏…

    2022年12月27日
    00120
  • 写梅花的诗句古诗,最经典的梅花诗词

    现在梅花,历来是诗人吟咏的对象,关于梅花的诗作数不胜数。今天,诗词君介绍十首冷门梅花诗,虽然诗不出名,却各有韵味。 《早梅》 南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此诗写梅花不甘落后,早早开放,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梅花的不畏严寒和不甘落后,也寄寓着诗人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咏梅》 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

    2022年12月27日
    0012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