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木警枕的主人公是谁

司马光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教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只有他不肯走,轻轻地关上门窗,集中注意力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才肯休息。 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枕头,家居之物,极为常见,睡觉休息用。而在北宋名臣司马光看来,枕头还有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提醒他:喂!已经睡得差不多了!快起来读书、学习!要达到这个目的,司马光的枕头当然与现代人用的枕头有很大不同。他的枕头是用一段圆木做成的,名为“警枕”。试想一下,这个圆滚滚的枕头,靠上去应该是不怎么舒服的,所以只有疲惫到了极点才能勉强入睡。睡了一会儿,翻身之时,又会因为那圆滚滚的外形,让头、颈落下来,从而醒来。

圆木警枕的主人公是谁

司马光用这种方法来逼迫自己苦学,可谓对自己很狠。而这种习惯,其实也并非他自己的主张,那是家风使然。司马光的家世很是传奇。其先祖司马孚,是司马懿之弟,也是一位以学问著称的学者,司马家好学之风早在三国时代就已经养成了。古代讲究学而优则仕,所以司马家历代不仅多出读书人,也多出官员,还多有大官。

当然不是靠钱财买官,司马家的人,都是靠的家学,司马光的爷爷司马炫,是北宋第一批进士。司马炫去世得早,但留下了许多财产,刚刚成年的司马池,也就是司马光的父亲,面对这一大堆财富,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全部分给族人。因为他的追求根本就不在于钱财,而在于学问,抱着一大堆钱财,不仅要操心如何打理,还要应付来自他人的红眼之光,如何能专心读书?

博学多识的司马池,在为官之后,也因为好学收到了远比钱财宝贵的回报,在政务上更是多有惊人之举。比如当时朝廷修建宫殿,向司马池所在的地区征调竹子,问题是这一地区并不产竹子,可见朝廷方面负责此事的官员,定是一个不学无术之徒。就在其他县的官员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司马池却想出了对策。他依靠自己的博学,知道临近某地生产竹子,便一面向朝廷请求宽限日期,一面命人去大量购买,然后直接转运到京城,第一个完成了任务。因此受到朝廷重视的司马池,开始在中央担任一些重要职务,都有十分出色的政绩。

圆木警枕的主人公是谁

当然他最出色的“政绩”,还是在于为北宋王朝培养出了一位名臣,那就是他的儿子司马光。司马池对于司马光的教导,极其严格。司马光6岁开始读书,7岁时就被要求将难度颇高的《左氏春秋》熟背出来,还要讲出书中的大意。严格要求的同时,司马池更是深知读死书、做书呆子要不得,因此很注重对司马光其他方面的教导与训练,时常带他出去“见见世面”,接触一些朝中的官员和天下的学者,谈论学问,商讨时事,让他在见识与知识上保持同步增长。司马池一生所任官职较多,东西南北都有,他在到异地上任时,都会带上司马光,并为其讲解沿途风土人情、历史名胜、名川大山,让司马光在“读万卷书”的同时,又有了“行万里路”的社会实践。

在父亲精心教导之下成长起来的司马光,也确实不负父望。他在步入仕途之后,不追求功名利禄与荣华富贵,始终致力于治国理政与研究学问。他的俸禄收入并不少,朝廷还提供了多达一百多亩的所谓职田来当福利。但他一直是布衣粗食,钱财多拿来周济穷人,生平所好就是读书、藏书,在这方面,他可算得上天下首富,手握藏书数千册。

最能体现司马光好学之心的,则是一个细节——读书之法。这里所谓的读书之法,指的是如何拿书翻书。司马光读书时,首先身体坐得极为端正,然后用右手拇指轻轻地把书托起,再用左手食指轻轻揭开每一页。他的要求是读过之后,书本不能出现任何折皱印痕。

与先辈一样,司马光不仅自己极为好学,也将这种家风向下传承。他的儿子在看书时,就曾因为动作粗鲁被他一顿教训,并告诫道:对于商人而言,钱就是根本,要重视;对于读书人而言,书就是根本,要爱惜。

传此家风,司马光的后代子孙多以好学闻名。

(选自《新湘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投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舒戴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ybaike.com/fenxiang/23454.html

(0)
舒戴望舒戴望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2年12月29日 23:01
下一篇 2022年12月29日 23:01

相关推荐

  • 人生必看十大好书推荐(中国十大畅销书排行榜)

    【人生必看十大好书推荐】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于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朱自清《经典常谈》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读书,是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不要搞知识 “拼盘”,要读一些…

    2022年12月29日
    00122
  • 入木三分形容

    成语”入木三分”常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它最初是用来形容 2021年4月26日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更新了 大家好,锅仔9又来给你们更新蚂蚁庄园今日答案了,最新一期的蚂蚁庄园问题已经更新,本次问题和成语入木三分有关。问题是:成语”入木三分”常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它最初是用来形容?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入木三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对文章和事物见解…

    2022年12月29日
    00155
  • 感恩老师的手抄报内容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很快,2018年的教师节也即将到来,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师节的一些手抄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节手抄报                 &nbs…

    2022年12月29日
    00127
  • 适合中学生摘抄的美文 初中生唯美段落摘抄

    初中作文优美语句摘抄 1、善良,不是夜色里的松明,却总能把前途照亮。真诚,不是春光里的花朵,却总能把希望指明。 2、假如生活中你失败了,请不要将忧伤的泪水写在脸上。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一份十足的勇气和一个创业的胆量。 3、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壮阔,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略激越,它可能是一座石雕,让你明白雄…

    2022年12月29日
    00202
  • 前赤壁赋原文 前赤壁赋翻译赏析图文

    一、作者创作《赤壁赋》的时代背景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创行新法,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引起王安石的不满,他感到在京境遇越来越艰难,因此请求外任被批准,到杭州去任通判。后来又转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二(1079)年,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讽刺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朝廷,把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被捕后,经过长时间的…

    2022年12月29日
    0019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