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1000字(名著读后感1000字)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著名小说,讲述了一个苦难的中国农民家庭在历经多次灾难之后仍然奋发向前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对生命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小说中的主人公叫做福贵,他出身于一个可怜的农民家庭,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富有的农村老板。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打成了地富反坏分子,遭到了极其惨重的打击。他的父亲、妻子、儿子相继去世,他也变得面容憔悴、心灰意冷。尽管如此,福贵始终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的坚韧和勇气重新开始了生活,最终又回到了繁华的城市。

通过福贵的故事,作者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宝贵和人性的真善美。无论我们遭遇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坚定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对未来。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就像福贵一样,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能失去希望和勇气。

同时,小说中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陋。在文化大革命中,福贵被打成地富反坏分子,一夜之间名誉扫地。这种冤枉和无辜的受害者在那个时代并不少见。而更让人感到沮丧的是,一些人在这个时期变得狂热、冷酷、残忍,甚至对亲人动手动脚。这是人性的丑恶,但也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内心的阴暗面,用善良和正义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平等。

最后,我还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尽管福贵经历了很多苦难,他最后依然能够重新开始,是因为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支持着他。在福贵的儿子、女儿和妈妈的陪伴下,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和力量。家庭是一个给予温暖和力量的地方,它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关爱和安全,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总之,《活着》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通过福贵的故事,我明白了生命的珍贵和人性的真善美,也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和家庭的重要性。在未来的人生中,我将努力珍惜每一天、秉持善良之心、坚定信念,像福贵一样走过属于自己的那段旅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投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树瑶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ybaike.com/fenxiang/5179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6日 21:10
下一篇 2023年4月26日 21:10

相关推荐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多情伤离别七绝诗鉴赏)

    各位朋友,好久不见,有没有想我呢?这一期,丝雨为大家准备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爱恋,我们一起回到那个中华文化登峰造极的时代:宋朝,去领略那时文人墨客们的爱恨情仇。 词开始于南梁,逐渐发展,至宋朝达到顶峰。宋朝,即是词的全盛时期,自然涌现非常多的词人,这些词人用笔把自己的爱情谱写成一个个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就从柳永开始,去体味那段深深的情。 01仕途失意,流连烟花…

    2022年12月29日
    0044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全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

    2023年2月20日
    0037
  •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

    1. 一个关于母爱的小故事:有一位母亲,她的儿子经常被老师批评。但是这位母亲不会因此而气馁,总是鼓励他坚强地去应对困难,并告诉他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2. 一个关于父爱的小故事:有一位父亲,他的女儿总是成绩不理想。但是这位父亲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他总是鼓励她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并告诉她要勇往直前、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取得成功。3. 一个关于兄弟情…

    2023年2月26日
    0036
  • 适合摘抄的美文300字(散文经典美句摘抄短句)

    300字励志美文摘抄10篇 生在世并不是事事如意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看一些励志美文鼓励自己,那么300字励志美文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300字励志美文摘抄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300字励志美文摘抄:大和小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

    2022年12月29日
    0043
  • 齐桓公伐楚翻译(齐桓公伐楚原文及注音)

    《齐桓公伐楚》选自《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犯楚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齐军中质问齐桓公为何要侵犯楚国,随后又派屈完到齐军中进行交涉,双方先后展开了两次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文章精练的语言描绘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激烈场面,将齐桓公、管仲、屈完等人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

    2022年12月29日
    0010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