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翻译

  这是有关于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翻译的相关介绍,若是各位文友比较喜欢《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翻译》文章可以收藏本站,以便于以后更容易查找本站,下面正文吧!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翻译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唐代:柳宗元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蘋花 一作:苹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破额山前,美玉一般碧绿的江水向东而流;诗人啊,你竟像在遥远的地方站立船头。你的赠诗有如春风拂面,引起了我无限的深情思念;我多想采束苹花相送于你,却因官事缠身不得自由。

  注释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接受别人寄赠作品后,以作品答谢之。侍御:侍御史。象县:唐代属岭南道,即今广西象州。碧玉流:形容江水澄明深湛,如碧玉之色。骚人:一般指文人墨客。此指曹侍御。木兰:木兰属落叶乔木,古人以之为美木,文人常在文学作品中以之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这里称朋友所乘之船为木兰舟,是赞美之意。潇湘:湖南境内二水名。柳宗元《愚溪诗序》云:”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这句说:我在春风中感怀骚人,有无限潇湘之意。”潇湘意”应该说既有怀友之意,也有迁谪之意。采苹花:南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暮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清一统志湖南永州府》:”白苹洲,在零陵西潇水中,洲长数十丈,水横流如峡,旧产白苹最盛。”此句言欲采苹花赠给曹侍御,但却无此自由。这是在感慨自己谪居的处境险恶,连采花赠友的自由都没有。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26-927页

  赏析

诗一、二两句,切”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经过象县的时候作诗寄给作者)”;三、四两句,切”酬(作诗酬答)”。”碧玉流”指流经柳州和象县的柳江。

  作者称曹侍御为”骚人”,并且用”碧玉流”、”木兰舟”这样美好的环境来烘托他。环境如此优美,如此清幽,”骚人”本可以一面赶他的路,一面看山看水,悦性怡情;此时却”遥驻”木兰舟于”碧玉流”之上,怀念起”万死投荒”、贬谪柳州的友人来,”遥驻”而不能过访,望”碧玉流”而兴叹,只有作诗代柬,表达他的无限深情。

  ”春风无限潇湘意”一句,的确会使读者感到”无限意”,但究竟是什么”意”,却迷离朦胧,说不具体。这正是一部分优美的小诗所常有的艺术特点,也正是”神韵”派诗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这也并不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果细玩全诗,其主要之点,还是可以说清的。”潇湘”一带,乃是屈子行吟之地。作者就把曹侍御称为”骚人”。把”潇湘”和”骚人”联系起来,那”无限意”就有了着落。此其一。更重要的是,结句中的”欲采苹花”,是汲取了南朝柳恽《江南曲》的诗意。《江南曲》全文是这样的:”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由此可见,”春风无限潇湘意”,主要就是怀念故人之意。此其二。而这两点,又是像水和乳那样融合一起的。

  ”春风无限潇湘意”作为绝句的第三句,又妙在似承似转,亦承亦转。也就是说,它主要表现作者怀念”骚人”之情,但也包含”骚人”寄诗中所表达的怀念作者之意。春风和暖,潇湘两岸,芳草丛生,苹花盛开,朋友们能够于此时相见,应是极好,然而却办不到。无限相思而不能相见,就想到采苹花以赠故人。然而,不要说相见没有自由,就是欲采苹花相赠,也没有自由。

  这首诗语言简练,写景如画。诗人用”碧玉”作”流”的定语,十分新颖,不仅准确地表现出柳江的色调和质感,而且连那微波不兴、一平似镜的江面也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和下面的”遥驻”、”春风”十分协调,自有一种艺术的和谐美。

  从全篇看,特别是从结句看,其主要特点是比兴并用,虚实相生,能够唤起读者的许多联想。但结合作者被贬谪的原因、经过和被贬以后继续遭受诽谤、打击,动辄得咎的处境,它有言外之意,则是不成问题的。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26-927页

  创作背景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此诗作于地点不祥,确年不详。柳宗元的友人曹侍御乘船路过象县,踞离柳州的治所马平县(今柳州市)并不很远,但二人只能以诗相互赠酬交流情谊,其中必有难言之隐。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由于时间关系关于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翻译的内容就整理到这里吧!感谢网友花费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有关于信息请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投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作家小跟班,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ybaike.com/fenxiang/51906.html

(0)
作家小跟班作家小跟班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3年5月30日
下一篇 2023年5月30日

相关推荐

  •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

    说起我国的成语,那可就太多,太多了,每个人随口一说都有几十个。虽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说出成语对应的故事,但也是说上十个八个。而在这些成语中,想必你也听过这样一个成语——“毛遂自荐”。 这个成语对于我们来说都比较熟悉了,其大意就是说:古时候一个叫毛遂的人,他去找领导自我推荐。当然了,一些人也大都只知道这一点,至于说成不成功那就是不得而知了。现在这个成语也用来比…

    2023年2月12日 文学分享
    00170
  • 展望未来前一句怎么说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展望未来还要活在当下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何其渺小,何其脆弱,何其不堪一击,甚至在一瞬间,一切生命都将化为乌有,消失殆尽,不复存在。 其实,地球何尝不是这样,它孤独地挂在广袤无垠的天空,是那么的脆弱,那么孤单,那么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但地球却幸运地挺了过来,而且是这一挺就是几十亿年,给了人类发展的机会,人类世界才有了今天的文明。这就是幸运…

    2022年12月29日
    0074
  • 中秋短语人月团圆

    1.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出自唐代殷文圭的《八月十五夜》 殷文圭是唐朝末年的诗人,乾宁年间曾高中进士,与另一诗人杜荀鹤同为池州人,两人交情匪浅。 根据记载,殷文圭能诗善文,著述颇丰,原本有《登龙集》、《笔耕词》、《从军稿》等书传世,可惜如今大多失传了,现存诗篇仅余三十首。 《唐才子传》有言“唐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文圭稍入风度,间见奇崛,其殆庶几…

    2022年12月29日
    0078
  • 关于团结的作文600字(团结作文高考满分议论文)

    大海之所以浩瀚,是因为它汇聚了千万条河流;大山之所以高耸,是因为它凝聚了千万块巨石;大漠之所以广袤,是因为它团聚了千万颗细沙。团结生出伟大,团结生出力量,团结同样生出人性的光辉。 永远不能忘记,哪一年当大地在猛烈地颤动时,全国亿万人民的心也在随着颤动。一时间,白衣天使、子弟兵、志愿者勇赴抗震救灾的前线。 圣洁的白云永远为你绽放 那穿梭在废墟里,走动在帐篷中的…

    2022年12月29日
    0071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谁写的

    古诗当中很多诗歌都没有作者,或者说不知道作者的名字是什么。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关于作者历史上的记载非常之少,只有诗歌流传下来,而没有关于作者的任何信息,这一类的作品每个朝代都会有; 其二则是因为古诗当中很多诗歌都是来自民间的歌谣,本就无所谓作者,所以流传下来自然也就没办法写明作者的名字了。这个规模比较大的,莫过于《诗经》中的诗歌和汉代的乐府诗了。 尤其…

    2022年12月29日
    007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