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忆江南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是给文友谈谈白居易忆江南赏析的相关内容,并且小编针对于 白居易忆江南赏析 话题作为文章延伸,内容比较精简,若是大家喜欢本文可以收藏本站哦。

白居易忆江南赏析

  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qui归)(今陕西渭南县),生于郑州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是唐代著名诗人。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他的一生以迁江州司马分为前后两期。早期仕途上一帆风顺,二十五岁中进士,为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等。政治态度积极,屡次上书指摘时弊,以至激怒权贵,遂于唐宪宗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此后曾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职。后期态度较为消极。

  在文学上,乐天是唐朝新乐府运动的中坚。他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者最工于诗,诗风通俗平易,妪幼皆解。中唐渐盛倚声填词之风,这与白居易、刘禹锡的极力倡导分不开,他们向民间学习,填了不少“忆江南”、“竹枝词”等,语言通俗平易,风格清新隽丽。著有《白氏长庆集》,词作今存二十六首,见《尊前集》。

  忆江南(二首)

  (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赏析】

  《忆江南》是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时所作。

  第一首,是追忆、赞颂江南春日美景。

  以“江南好”开头,总领全词,是对江南美景脱口而出的直颂。“风景旧曾谙”意思是,江南美景虽然不在眼前,但却是极为熟悉的。这里包含着无限怀念之情。诗人为什么对江南极为熟悉,极为怀念呢?早在少年时期,曾因避李希烈、朱泚(cr此)的藩镇之乱,随家迁居江南, 十四岁时常旅居苏、杭二州,居江南达六年。登进士第前后,又一度再游江南。五十一岁至五十三岁作者又赴苏、杭两州为刺史,前后留居江南有十年之久,因此“风景旧曾谱”一句是有丰厚的生活作为基础的,也是极怀深情的。

  作者对江南是这样熟悉,这样怀有深惜,那么,在“忆”江南的下面集中地写了什么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诗人追忆江南美景中印象最深的事物,也是“江南好”具体形象的描绘。这两句勾出了江南春景的特色,它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江南春景图”–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一片早霞倒映在江面上,上下辉映,光彩夺目;江边带着晨露的红花是那样鲜艳,这时朝阳把光辉涂在江花上,那花真是“红胜火”了。此时,你看,红日、红霞、红花互相辉映,多么艳丽!更何况还有那碧绿清澈的汤汤春水作衬托呢?诗人用这样鲜明艳丽的色彩来描绘江南春色,多么柔美、清新、迷人啊!

  “日出”、“春来”在上下句中是互文的,上向包含着“春”,下句暗含着“日”,这样整个画面不仅美,而且由于“春来”、“日出”这两个主谓词组的使用,渲染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氛。

  春日的蓬蓬勃勃,美景的引人入胜,使诗人不由地迸发出“能不忆江南”这一句热烈的赞颂作为结语。此处是以反语句式点出“忆江南”主题的。

  第二首,是追忆杭州秋夜奇景。

  以“江南忆”开头,和第一首结句的”能不忆江南”紧相呼应。把“忆”字放在“江南”之后,表示着重在“忆”。“最忆是杭州”,是把“忆”缩小到“杭州”这一地方。诗人为什么“最亿”杭州呢?民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江南美景之冠。不仅因杭州风景之美,引起诗人的追念;更重要的是诗人对杭州有着深厚的感情。杭州不仅能引起他对少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也有他出任杭州刺史的三年中,为民筑堤蓄水,濬井开渠的一番作为。

  “山寺月中寻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两句,是诗人描写自己在杭州时寻桂、看潮的趣事,这正是杭州秋景的特色。“山寺”点明寻桂的地点,在山中的寺院内; “月中”点出寻桂的时间,在中秋月明之际。”山寺月中寻桂子”,写诗人在山中寺内的皎洁月光之下寻访桂花。山寺里的桂花和一轮明月都是静景,诗人用一“寻”字,就把桂花飘香、山月随人的由静而动的境界勾画出来了。

  在桂子飘香的时节,正是钱塘江潮水上涨的时候。诗人在欣赏山寺桂花之后,又到江边郡亭之上卧看潮头。“钱塘江潮”自古视为盛事。它的壮观景象宋人诗文均有描绘;“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杨万里《浙江观潮》);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说它初起海口时,犹一条银线;渐近时,则如玉城雪岭高接天际,汹涌沙湃,声大如雷。“郡享枕上看潮头”一句,点出了诗人看潮的地点。“郡亭”即看潮亭,地势很高,可以居高临下。“枕上看”是写诗人卧于亭上看潮,这是多么闲适惬意! “潮头”本是动景,诗人却在枕上看,这是动中有静,和上句静中有动的境界配合起来,构成一幅有山、有水、有寺、有亭、有花、有月的“秋夜漫游图”。这样的美景,怎不引起诗人的怀念。“月”字是三、四两句所共有的,不管是“寻桂”,还是“看潮”,均在月色之中。这多富有诗情画意!

  结句“何日更重游”,以反诘句表现了对杭州的深深怀念之情。“更”字加重了对故地“重游”的渴慕。

  这两首词各有特点,第一首泛写江南春日美景,从“好”写到“忆”,第二首是专写杭州秋夜奇景,着重写“忆”,两首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江南景色,由“春”写到“秋”,由“日”写到“夜”,由广阔的江南到具体的杭州,这样就把江南之美概括无遗了。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赞颂了江南风光,而且他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情感。

  本词风格平易清势,语言鲜明生动,景物描写与直抒胸臆结合,巧妙地表现了主题。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白居易忆江南赏析,请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投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喂山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ybaike.com/fenxiang/52129.html

(0)
喂山风喂山风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3年7月4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4日

相关推荐

  • 闲时与你立黄昏全诗

    喜欢“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的意境,那该是人生晚景里最美的一幅画卷。 是你我暮年,闲坐庭院,星密星希赏月影,云卷云舒听雨声,花开花落忆流年。 是鸡先鸣,日后升,灶前笑问粥可温,有锅碗瓢盆的交响,有举杯对饮的安然。 一卷时光,仿佛一条走过的青石小径,蜿蜒着从身后走到我面前来,又一路朝着前方更远的地方绵延而去。 回头望,望不到路的起点,向前看,也看不见…

    2022年12月29日
    0081
  • 赞美雪的句子简短(赞美雪景的唯美短句)

    赞美雪的句子简短(赞美雪景的唯美短句) 1、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查辛香《清稗类钞·咏罗浮藤杖所作》 2、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浮生只合尊前老…

    2022年12月29日
    0077
  • 表达思念恋人的成语

    形容爱情的成语:海枯石烂、情窦初开、连枝共冢、至死不渝、相濡以沫、眉目传情、碧海青天、含情脉脉、一见钟情、天作之合、郎才女貌、红豆相思、花好月圆、百年好合、心心相印、比翼双飞、青梅竹马、天长地久…… 形容爱情的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玲珑骰子安红豆,…

    2022年12月29日
    0092
  • 明智之举是什么意思(明智之举含义讲解)

    明智之举是什么意思 明智之举指:明智的做法。 【解析】 明智:指通达事理,有远见。 举:在这个词里理解为:动作行为。 无奈之举什么意思? “无奈”:表示没有办法了,无计可施。“无奈之举”指没有其他解决的办法时所做出的举措,表示做这件事的人本身不想这样去做,但出于其他原因使得这个人不得采取这样的举措(没有办法的办法)。例句:学校本想给学生放假休息,但由于学生课…

    2022年12月29日
    00190
  • 愚公移山的寓意是什么?愚公移山的作者

    《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上的闭幕词,这篇文章与《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合称为“老三篇”,广为人知,成为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重要文献。 《愚公移山》 作者: 毛泽东   ​ 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

    2022年12月29日
    008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