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赏析题及答案(雁门太守行诗歌作者、写作背景、中考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 贺

八年级上册·(图文|善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歌大意】

战局像乌云重压要把城墙摧垮,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如金色鱼鳞一般闪耀着。秋色中,遍地响起了号角声,凝结在塞上的深红血迹在暮色中如同紫色。部队行进在易水边,风卷动红旗,浓霜凝住战鼓,鼓声低沉。为了报答君王的厚爱,(将士们)甘愿高举宝剑,战死沙场。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写作背景】

李贺这首诗是写易水左近的战事。易水在今河北北部,是安史乱后常发生藩镇割据的地方。“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的力量大大削弱了,朝廷与藩镇的战争连绵不断。所以这首诗很可能是以朝廷与藩镇的战事为背景,通过歌颂不惜为国捐躯的精神,寄寓自己为国立功的壮怀。

【理解性默写】

1.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诗中引用典故,表明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句子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炼字炼词】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中的“压”和“开”字用得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个字好在何处?

答:“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开”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意象意境】

1.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答: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

2.请描写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的场面

答: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3.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答: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的鸣响起来,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5.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提示: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6.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什么?

答: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名句赏析】

1.请从不同角度试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成为名句的原因。

答:“黑云压城城欲摧” 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严整阵营和高昂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把敌军比作黑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且“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淳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示例三:在色彩运用上,“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紧迫。

2.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答: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3.诗人用斑斓的色彩来描写战争场面,请加以赏析。

答:本诗有着鲜明的色彩:金色、胭脂色、紫红色和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时值深秋,黑云压城,战士们穿着铠甲在夕阳的映照下,在鼓舞人号角声中,浴血奋战,大块殷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使塞±的紫色显得更浓烈,让人感受到一种黯然凝重的气氛.从而渲染出悲壮惨烈的战争的场面。

【情感主题】

全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渲染了凝重惨烈的战斗气氛,表现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精神。

【艺术手法】

1.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一二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运用比喻夸张象征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赞美了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在色彩和形象上首句与次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映衬渲染了紧张气氛。

2.对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甲光”,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压城守军到阵也未必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营造意境的手段。

【中考真题】

1.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

2.“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答: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4.这首诗描写了三个时间的画面,请分别用三个短语概括:敌兵压境浴血奋战夜袭敌营

5.诗的颔联分别从视觉听觉角度来描写,运用夸张比喻相结合的手法表现边关将士的威严之势。

6.“半卷红旗临易水”最易让人联想起的一句诗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悲壮之感,可见战争的残酷。而“半卷红旗”这一细节更加重了悲壮的气氛。

7.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

8.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投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俗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ybaike.com/shici/7271.html

(0)
俗人俗人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22:49
下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22:49

相关推荐

  • 含有江诗句(描写江水的诗句)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4、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5、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7、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8、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9、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10、孤帆远…

    2022年12月27日
    00115
  • 赞美父亲伟大的古诗(形容父爱的诗句或名言)

    莫如吟 宋 邵雍 亲莫如父子,远莫如蛮夷。 蛮夷和亦至,父子失须离。 七绝·改诗赠父亲 现代 毛主席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 猿 唐 杜甫 袅袅啼虚壁,萧萧…

    2022年12月27日
    00120
  • 描写人生古诗绝句(形容人生的古诗词句)

    长安的一个秋夜。大雨如注,毫不吝啬地泼在门前的瘦竹上,孤伶伶的瘦竹被压弯了腰,发出沉闷的哗哗声。而他自梦中惊醒,听着这样的雨声,一时间有些恍惚,不知身在何方。看着窗外,他慢慢想起来,这是人生的第七十四个年头。 01 唐代大历七年,河南一户人家生下一名男婴,取名白居易。几年后家乡战乱,白居易一家迁移湘江符离。他天生聪慧,又肯用功,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舌生疮仍然…

    2022年12月27日
    00116
  •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佳句(有关元宵节的古诗大全)

    清风拂面,月色动人,又是一年元宵团圆时。 无数文人墨客,借着那一轮柔和的明月,抒发着各种引人共鸣的心绪。 月色正好,诗意正浓,齐邀君赏最美元宵诗词。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处处烟花盛开,欢声笑语,这般欢腾的时光,一定不要错过了。 《生查子·元夕》 宋…

    2022年12月27日
    00109
  • 宋之问的诗(宋之问的代表作)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杜审言和宋之问均是初唐诗人,又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他们在文学上志同道合,在政治上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这首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较之宋之问的某些应制诗,算是别具一格…

    2022年12月27日
    0011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