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描写雪的诗句(描写春天踏青的诗句)

立冬节气古诗五首赏读:西风渐作北风呼,窗临残照好读书!

立冬是传统冬季的是第一个节气,时在公历十一月初,农历的十月初,所以有立冬十月节的古语。就是农历的十月,冬天来了。

立冬在天晴的时候,和晚秋并无太大差别,是晚秋向冬天转换的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立冬之后的夜晚,昼夜温差大,气温下降厉害,空气能分明感觉寒意,称为寒气。

而且如果遇见大规模北方的冷空气南下,此时的风雨,是绝对称不上凉风的,此时叫作寒风。

而且这种风,带着寒冷,迅速占领南北的高空,带来气流的变化,强风中夹着雨,北风呼啸,冷雨连绵。所以此时的风和秋天的风有明显的区别,秋天的风叫西风,仿佛还带着舒缓气,此时的风就是北风了。

北风使本来就寒气重的晚上,加上了另一种快速降温的冷,使秋天的树叶迅速脱落,林木发出摇动壮阔的声响。

立冬和晚秋的区别,在于晚秋是许多树木在枝头最后的绚烂,金红一片,立冬则是这些叶子落叶归根,归于真正的凋零和谢幕。

但是对于自然来讲,立冬是万物回归沉睡的开始,是一种休息和收藏。落下的树叶是很好森林田野的肥料,滋养来年的蓬勃。等到大雪盖上三层暖被,森林美美睡上一觉,冬天也就过去了。

但是这个过程,却也是渐进的,人们在一次又一次北风和寒气中,度过漫长的冬天。

而立冬,则是这个过程的开始。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汉朝《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立冬是十月的开始,白天太阳依旧有着热度,反而晚上气温骤降,无论是空气沉降形成的风,还是从北方真正过来的冷风,都会让夜晚寒冷。

而这首诗描写的是汉朝尾期,一个早冬的晚上,天气依然晴朗,然而夜晚寒气重,北风吹过林梢,发出剧烈的声响。这种声音摇动树木干枯的枝叶,给人以特别凄惨的听觉感受。

但是这个时候,还是可以在夜晚的户外站立的,因为并不算极其寒冷。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夜晚星月皎洁,树木遮蔽少,反而是种明丽清旷的美。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丈夫在外的孤独留守田园的女子,那寒冷明丽的夜晚,寒气从指尖渗入心头,月光从眼睛落进心湖,总是一种悲伤和心凉。

然而她仍然有所依赖,那是丈夫三年前托人带回的书信,告诉她,我永远思念你,只是短期回不来,这封信藏在她怀中三年,支撑着她的感情和思念。

那么这样的夜晚,为什么她如此多感?

原因在于,因为她本身的冷暖,牵挂另一个人的冷暖。

人非草木,不是一年枯荣,不能像树叶一样,任由北风吹落。

古代的保暖多要依靠家庭的供给,游子的衣裳是田园里的苎麻蚕丝经过女主人的手,艰辛劳作,为家人做好。尤其是冬天的衣裳被褥,是贵重的生活物质。游子身上背着被窝冬衣出门,是一种常态,这种现象,在上个世纪,依然广泛存在,并非古老的往事。

立冬又是传统的授衣节,寒衣节,是自古给家人置备冬天衣裳的时候。

此时游子未归,寒气重的早冬,听见剧烈的北风,这位心中有牵挂的女子,如何能够安稳睡觉。

她的丈夫在哪,可有冬天的衣裳,为什么还不回家,发生了什么事,是遇见不测还是另有新欢?

冷暖人间总是伴随无尽忧患,所以她“愁多知夜长。”

对于任何一个心有牵挂的人来讲,每次降温,都会牵动他的心。

未必此时是冷到有多么不可忍耐,实在是牵挂所致。

“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

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

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

敝貂宁独恨,四序欲平分。”宋朝·刘敞《立冬后风雨》

因为通常晚秋会有一段时间高晴,在重阳节之后,碧云天,黄花地,红叶满山,秋色斑斓。常常有人说,秋风扫落叶,实际,真正看风吹落叶,那还得是早冬。

因为一场风雨夹带寒气,那才是摧枯拉朽,落叶满地。

立冬之后,往往有段时间寒潮,风雨交加,因为这是冷空气强烈占据主场的威力。此时的风雨可不是满城风雨近重阳那种可以催开菊花草本的温凉秋雨。这是北风落叶的寒雨。

所以如果寒潮时间长,哪怕雨水不大,那低迷的气温,也会让人感觉仿佛类似零度的雪。

自然北风最得意,首先那声音,就让你震撼,风穿过树梢,回旋在建筑的墙面,带着一种特殊的冰冷的回响,我们通常说北风呼啸。

在这样迅猛的寒潮里,最让人联想到滚滚江水,滔滔流光,再加上落叶纷纷,这比春天的落花风雨更让人无言,好歹春天不过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时你会觉得,最是人生留不住。

所以有人会在秋冬抑郁。

这是又冷又无可奈何的流逝和摧折啊。

但是这首诗的乐观,在于最后一句,如果冬天是一个必然的季节,春天,就必然有秋冬,有温暖也就必然有寒冷,这是季节必然,也是人生必然,所以破棉袄穿起来,一起坦然面对季节的冬天,不要让季节的冬天伤害成人生的冬天。

冬来,春天也会来,眼下寒冷,生命还长。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宋朝·紫金霜《立冬》

在中国黄河以南,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立冬是冬天的到来,但是并非极寒之地冰天雪地,一切草本都在适应冬天,包括人。

是的,荷塘水干,再也不是夏秋蓬勃的样子,一片枯荷叶在浅水或干涸的池塘里。

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那是晚秋,荷叶还有向上的美,可以听雨。此时的荷叶那是折尽头颅,因为一场北风下来,最先折断的就是荷叶茎吧。然而就是这样的荷叶依然装点冬天的池塘。

因为它们也无地可退,倒真正是种倔强无奈的枯荷美。

但是初冬的田野并非萧瑟荒寒一片,黄杨树因为叶子小,还团团绿在北风里,我说枯荷倔强,诗人说黄杨才是真倔强。

在这倔强的黄杨树外,倒是白桦顺应寒气的到来,该落叶落叶。不过白桦高大,可以高达25米,秋冬金色的残叶显得它分外俊朗,所以诗人才有这样的情怀,用优柔半落形容白桦的高大洒脱。

这是真正的初冬的田园,诗人却看到了寒气中向上的清美。

早上起来,一地白霜,正好可以锻炼行走,活动筋骨,让身体接受一点寒冷的刺激,而白天的太阳从白桦树林中穿过来,白桦如友,正好读书。

安于适应了田园的冬冷,这里最适合读书,在寂静中反而生出诗意来,有了新的期待,等到大雪满山,梅花开放,就在自己家点个小火炉也挺好。

就算围炉夜雪无人陪伴,天地间那种诗意,可都是我自己的呀。

我喜欢这样看待立冬和冬天,那是一种磨砺自己坚毅和毅力的好时段。

“昨日立冬雨,内河中夜雷。

晨兴犹未定,震惧忽如摧。

衰柳并寒在,早梅何处开?

饥年方禁酿,不饮称无才。”范梈《九月二十八日,济上作》

这是元朝人范梈的立冬,立冬常有风雨,虽然我说往往风大雨小,但是也会有云团,尤其是靠近海边的地方,冷暖云气拉锯,形成雷雨、

固然冬雷震震夏雨雪在黄河流域的内陆地方少见,但是中国疆域广阔,沿海,山林,都可以在冬天的风雨里听到雷声滚过的声音。

所以这并不算特别的稀奇。

只是这样的天气,多少让人忧患,心情沉落。

因为范梈说经历的这年并不算太平,灾难频发,是个饥荒年,大家节衣缩食在过日子。

本来立冬是个该庆祝的节气,他忽然觉得这雷声可能预兆又一年的大旱,心生恐惧。

然而在惊慌当中,他稳定心情,看了看外面,还好,这初冬的柳树依然矗立,他想到梅花,梅花是最耐寒的,或者该出去找一找十月早梅,去安慰一下艰苦的生平。

本来已经禁酒的他,决定用酒暖身,出去寻找梅花,人世惊恐多变,酒和梅花是他最后的底气和安慰吧。

这首诗分外辗转,元朝基本就是个乱世,在朝不保夕的生活里,人们分外寻求精神的动力。

那精神动力,就是国花梅花,虽然宋朝已经灭亡,但是梅花是很多汉族人心中的患难之花。这种梅花依恋流传到今。

无论生活多么艰辛,要记住秋有菊花冬有梅,天地间,你并不算太孤独。

“孟冬严气至,坐见物华微。

古树犹秋色,寒山半夕晖。

江湖深欲冻,鸿雁各知归。

羸病便深卧,从兹日掩扉。”明朝·何景明《孟冬》

立冬节气,在农历十月,也被称为孟冬早冬,寒气至,北风来是重要的标志。

这里的严气,就是指的寒气,致敬古诗十九首的孟冬寒气至。

这首诗写了渐变的入冬景色,看见一切草木向凋零衰落演变。

那古老树早已经适应寒冷,分外耐寒,此时还是晚秋那种斑斓,让人觉得这还是金秋,只是斜阳落得更早,山色在黄昏里,也有了冬天特有寒意。

江河湖海,此时水温冰凉,处在冰冻的节点,而鸿雁也大部分飞到了南方,寻找着冬天的归宿。

这是个渐渐走向寒冷的季节,如果多病或者老迈,此时就要尽量在家里窝着,不要到户外经历风霜雨雪。

这里也指出了立冬之后,体弱多病的人要注意保暖和养生,顺应季节的变化,尽量少消耗自己,防止秋冬寒冷带来的疾病。

立冬是传统冬季的开始,古语说预则立,就是一切要有准备,立冬并不会十分寒冷,但是是要告知人们,冬天来了,要以饱满的心情作准备工作,用收藏,贮备,温暖来抵抗即将到来的最冷的气候,还要有菊花梅花一样向上的坚韧气,去征服生活。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投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美文生活,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ybaike.com/shici/8565.html

(0)
美文生活美文生活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23:20
下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相关推荐

  • 青春诗句唯美诗句

    丰子恺说: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可事实上,青春易逝。莎士比亚说: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面对青春的必然流逝,我们所能做的,惟有珍惜。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年轻时受…

    2022年12月27日
    00148
  •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最有名的元宵节古诗)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6.灯月交光照绮罗,元宵无处不笙歌。…

    2022年12月27日
    00104
  • 爱情诗歌主要意象(有关爱情的意象 )

      ▼   说起古典爱情,你会想到哪些经典诗句?是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的纯真青涩;还是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的忐忑娇羞;亦或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的无限遗憾?   古人谈情说爱,向来讲究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因而古代诗人写爱情,多半也是含蓄蕴借、意象传情、言尽意无穷,好似那抚琴的弦外之音,食橄榄…

    2022年12月27日
    00120
  • 描写长江的诗句(描写黄河的诗句)

    悠悠文明,中华大地,美轮美奂。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骄傲自豪。在这个国庆节,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品一品,祖国山河壮美,华夏繁盛之姿! 读古诗,品华夏繁盛之姿 渡荆门送别 唐 |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

    2022年12月27日
    00115
  • 有关元宵节古诗(上元节元夕灯节古诗精选)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逛灯会、猜灯谜、赏花灯、放烟花。元宵节是我国最具诗情画意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之一,提起元宵节,人们的内心总是涌出层层诗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元宵节总是格外青睐…

    2022年12月27日
    0011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