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翻译及赏析

  今天小原给大家在网络上整理了一些月下独酌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这些月下独酌翻译及赏析内容都是通过多方面整理整合给各位文友们看。

  月下独酌翻译及赏析

  【题解】

  李白的《月下独酌》就是一篇他的内心独白。这首诗整篇突出一个“独”字。爱喝酒的人一般不喜欢独自一个人喝闷酒的,他们愿意有一二知己边聊边饮,把心里积郁已久的话倾吐出来。尤其是当美景良辰,月下花间,更希望有亲近的伴侣和自己一起分享风景的优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恰恰就是这种心情,但是他有酒无亲,一肚子话无处可说,只好与明月和自己的身影为伴。

  【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

  举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与我和影子成了三人。

  月不能与我共饮,影徒然跟随我的身体。

  暂且伴随月和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我吟诗时月亮在我身边徘徊,我跳舞时影子随着我一起舞。

  清醒之时,你我尽管寻欢作乐,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我愿与你结下忘情之友,相约在遥远的银河!

  【赏析一】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三年(744),当时李白在长安。诗人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

  这首诗突出写一个“独”字。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做一番事业,但是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之中,感到苦闷、徬徨。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孤独灵魂的呼喊,这喊声里有对那个不合理社会的抗议,也有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的。

  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于驱遣寂寞的放浪形骸、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此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写了一个以月影为伴的诗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诗人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并且还要和月亮结成亲密无间的好友,充分反映了诗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当然,这正是诗人对世俗厌倦、对现实失望的反映,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终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自己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邀月对影,千古绝句,表面看来,诗人似乎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可能找不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赏析二】

  《月下独酌》是以感情跌宕起伏和率性纯真而著称的,通观全诗其感情波澜可以明显分为几层起伏,第一句起首是扬,“花间一壶酒”,而第二句紧接着抑,“独酌无相亲”。但是接下来的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扫这种无相亲的冷落,孤单。在诗歌的第一部分的结尾所出现的这种局面,是一种经过起伏、努力后获得的由冷清到热闹的场面。这第一起情感的起伏可以看作是序幕的拉开,是“月下”场景的布置与“人物”(包括虚拟的月亮和身影)的出场。虽然出现了一点困扰,但还是比较圆满地顺着诗人自己设想的轨迹进行的。

  诗歌的第二部分也是四句,诗人同样又经历了一次由悲凉到喜悦的情感的轮回。从感叹月亮与身影这两个招呼来的酒伴的不尽人意,到全然不顾、自得其乐的忘我境界。诗歌的第二波起伏是情节的正式展开,是“独酌”的实施,在这一阶段,诗人靠着自己虽然热烈但却是孤独的心境,在执着地追求一种如果不可能完美,因为在孤独寂寞的境遇下,只有“不解饮”的月亮和“徒随身”影子,已经不可能完美,但至少也是理想的境界,尽管“暂伴月将影”一句的“暂伴”多多少少透露了作者心中那一丝无可奈何的惋惜,但是“行乐须及春”却说明了诗人已经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从而实现了这一次不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因素的自我满足的“独酌”。

  诗歌的第三波起伏是独酌的高潮与升华,在这一阶段,诗人已完全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月下独酌”的境界所陶醉,零乱的舞步,徘徊的月光,似醉似醒,物我一体,诗人在尽欢之后,马上就要在花间月下的美酒之乡沉沉睡去了,但就在他的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刻,他没有忘记再次与那两位与他一起成就“独酌”的月亮与身影做出长久的约定。“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种不离不散的执着情怀,我们只有对李白的身世和追求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真正体会。

  这首诗歌第二个成功之处是全诗的率性纯真,毫无做作。对此,沈德潜是这样评价的:“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此种诗,人不易学”(《唐诗别裁》)。的确,李白成名之后,多少文人墨客都想步其后尘,不过到头来却总是半途而废。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只能对李白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境界发出由衷的赞叹了。

  以上月下独酌翻译及赏析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文友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投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绾白发强欢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ybaike.com/fenxiang/52341.html

(0)
绾白发强欢笑绾白发强欢笑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3年7月17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17日

相关推荐

  • 景物描写的优美段落

      景物描写的优美段落主要是介绍有关于景物描写的优美段落内容,并且编辑做了细化处理,文友可以花一些少时间耐心观看景物描写的优美段落内容,接下来给大家分享这些方面内容吧! 景物描写的优美段落   1.黄昏的景色在镜后移动着。   也就是说,镜面映现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在晃动。   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   景…

    2023年7月4日
    0048
  • 春情

    一 春 情(散文诗) 龙少(龙聪岩) 你说,最好的爱,不是我来了,春天来。 而是,我来了,春还在。 爱是同赴同约,爱是相依相守。 如若,花落成溪,云落为雨。我愿是天地之间的清风一缕。 就那样不经意的,穿绕了你的指间,一霎那的亲密抚触,却自此恋上你的温度。 就让我,依着晨风中的清露,写下一些青芜的诗句吧,那一程芳菲的遇见,每一日都是欣喜,每一步,都是桃柳明媚,…

    2023年3月31日
    0076
  •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是小编亲自整理的,内容可以解决各位文友对于文学的热爱。下面小编给大家大家分享有关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的相关内容吧!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   两个同步的铁球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手持质量不同的两个铁球,一步步登上了比萨斜塔。   只见他双手一松,两个铁球落向了地面,在撞击地面的一刹那,同时发出了声响。塔下的人群被声响震动了,…

    2023年8月22日
    0035
  • 范进中举教案及反思(范进中举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人物—范进;事件—中举。 2.课文题目反映了我们古代何种现象? 明确: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范进中举是不是好比今天的人考上公务员了呢?欲知究竟,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作…

    2022年12月29日
    0071
  •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是谁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是谁主要是介绍有关于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是谁内容,并且编辑做了细化处理,文友可以花一些少时间耐心观看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是谁内容,接下来给大家分享这些方面内容吧!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是谁   老版《三国演义》,是经典中的经典。当时,每一次电视里杨洪基“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歌声响起,不知道有多少老少观众在荧幕前翘首以盼。   尽管新三国也得到了很多人的…

    2023年8月22日
    003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