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主要是介绍有关于华罗庚的故事内容,并且编辑做了细化处理,文友可以花一些少时间耐心观看华罗庚的故事内容,接下来给大家分享这些方面内容吧!

华罗庚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卓越领导人、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主席团委员及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华罗庚同志,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于1985年6月12日晚在日本东京不幸逝世,终年74岁。

  一、少年时代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位小店主家中。因为他的父亲华老祥是在40岁时才得到的这个儿子,因此很担心他的儿子养不大。据说放进箩筐可以生根,容易养活,所以他父亲说过“放进箩筐避邪,同根百岁,就叫箩根吧。后来就是将“箩”字去掉“竹”字头取了罗字, 而“根”与庚同音,那年又是庚戍年,又用了一个“庚”字。这就是华罗庚名字的来历,其中包含着父亲对他的关心和祝愿。

  华罗庚小学是在金坛仁劬小学度过的。因成绩不好,他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华罗庚原来也是个很调皮和贪玩的孩子,但他很有数学才能。 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个中国古代有名的算题——有一样东西,不知是多少。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的数,还余2。问这样东西是多少?题目出完后,同学们议论开了,谁也说不出得数。老师刚要张口,华罗庚举手说:“我算出来了,是23。”他不但正确地说出了得数,而且算法也很特别。这使老师大为惊诧。

  1924年他从金坛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因家庭贫困,一年后离开了学校,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当学徒。在此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数学。

  华罗庚故居

  二、青年时代

  在父亲的杂货铺工作期余,他用5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9年,在机缘巧合之下,他找到一份金坛中学任庶务会计的工作,并开始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重视。

  经熊教授推荐,他1931年到清华大学工作。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他通过自学和努力,从管理员、助教、讲师进而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深造,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在极为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白天教学,晚上在菜油灯下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工作,写下了名著《堆垒素论》。但在国民党统治下,这一名著无法出版,只好送到国外出版,直到解放以后才以中文版在我国正式发行。

  1946年秋,迫于白色恐怖,他出走美国,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

  三、壮年时代

  1950年,华罗庚同志响应祖国召唤,毅然从美国回到北京,在途中华罗庚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3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了公开信,他在信中说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在这封信中,华罗庚喊出了“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回国之后,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50年代,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下著述颇丰,还发现和培养了王元、陈景润等数学人才。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从1960年起,华罗庚开始在工农业生产中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足迹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1978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并于翌年入党。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

  华罗庚与陈景润

  四、晚年时代

  晚年的华罗庚身患心肌梗塞症,但仍然奔波在建设第一线。他还多次应邀赴欧美及香港地区讲学,先后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还于1984年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倒在了讲台上,享年74岁。

  华罗庚赴日交流前夕

  我们敬爱的华罗庚同志,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为加强中日两国人民和科技界人士的友好合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实现了他“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壮丽誓言。

  华罗庚同志与我们永别了,但华罗庚精神将永存,正如所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以上是华罗庚的故事全部内容。另外,本站收藏更多有关于华罗庚的故事内容,感兴趣可以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投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借清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ybaike.com/fenxiang/52605.html

(0)
借清风借清风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3年8月8日
下一篇 2023年8月8日

相关推荐

  • 撒旦的三句名言

    东西握在面前的时候,永远不会像跟在背后那么吓人。记住这件事,躲在背后让你看不到的东西总是显得很可怕,那就是为什么转身面对总是比较好,因为只要转身,你通常会发现,它们根本不算什么。 光是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并不等于他就是天才。这样做的人十之八九只是为了获取喧闹一时的恶名,缺乏真正价值。 弗农很震惊。“但是我很穷啊。” “不,你并不穷。你去念书、上大学,放假时…

    2022年12月29日
    00238
  • 关于圣诞节的介绍有哪些

      关于圣诞节的介绍有哪些主要是介绍有关于关于圣诞节的介绍有哪些内容,并且编辑做了细化处理,文友可以花一些少时间耐心观看关于圣诞节的介绍有哪些内容,接下来给大家分享这些方面内容吧! 关于圣诞节的介绍有哪些   圣诞节和平安夜这样的西方节日,国人该不该过?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虽然说全球文化有共融性,当然这样的事情成为潮流也是西学东渐的成就,更是改革开放的…

    2023年6月23日
    0033
  • 八一三事变的时间和地点

    八一三事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一次事变,以下是网友小编为你整理的八一三事变的发生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八一三事变的地点 八一三事变是日本侵华的开始,那么八一三事变的地点是哪里呢? 其实关于八一三事变的地点在哪里只要知道八一三事变的另一个名称就会知道。八一三事变又称之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日本为了进一步扩大侵…

    2022年12月29日
    0077
  • 《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心理讲座观后感

    今天听了孔德荣导师的《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的专题讲座,作为一名三年级学生家长的我感同身受。 从两年前疫情爆发以来,虽然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反反复的疫情还是打破了儿童青少年心里原有的平衡,从情绪、生理、行为等方面影响了孩子们的情绪。如果孩子们出现焦虑、抑郁障碍,作为家长的我们要特别的关注。 针对…

    2022年12月29日
    0070
  • 描写昆虫的片段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描写昆虫的片段的知识,其中这些文章对描写昆虫的片段有详细解释和说明,若是大家有相关这类的问题,可以参看本文的介绍。 描写昆虫的片段   □李学朴   蝉,在大自然里是很不起眼的小昆虫,但它却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以致历代以蝉为描写对象的作品迭出不穷。在《诗经》中,蝉称螓,《卫风·硕人》:螓首蛾眉;蜩,《豳风·七月》:五月鸣蜩;螗,《大雅·…

    2023年7月5日
    005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