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列传二十七(北齐书列传翻译以及介绍)

公元548年,来到南朝萧梁避难的武将侯景因处处碰壁,屡屡遭到针对而心怀不满,并于同年发动了叛乱,也就是侯景之乱。由于梁朝事先并未想到侯景会再度叛主(侯景在归降前曾经是东魏的武将),于是一直在平叛过程中处于不利境地。

公元552年,宗室成员萧绎在逐渐扳回局面的情况下重新夺取了都城建康。至此,侯景之乱终于被平定,但侯景之乱所造成的影响却并没有因此消失。

那么侯景之乱的发生,对当时的时局以及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侯景之乱发生后,为何北方愈来愈强,而南方则愈来愈弱?

上图——多次叛主的武将侯景

先前已经提到,萧梁此前并没有预料到侯景会发动叛乱,因此也并未进行任何针对侯景行动的准备。这就导致自战争一开始,朝廷很难遏制叛军的攻势。同时,梁武帝也因个人能力不足以及其他原因,并不能够制定有效的平叛方案,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在《南史·列传·贼臣》中,曾经记载了梁武帝听闻侯景叛乱消息之后的反应:

···景遂发兵反,于豫州城内集其将帅,登坛歃血···武帝闻之,笑曰:”是何能爲,吾以折棰笞之。”

侯景之乱发生后,为何北方愈来愈强,而南方则愈来愈弱?

上图——萧梁的实际统治者梁武帝

重要的是在战争爆发之前,侯景还曾经以各种理由为借口,向朝廷索要银两和必要的战略物资用以扩军备战。而这些物资,最终都起到了资敌的作用,也是导致侯景之乱规模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叛军势力的增长,所伴随的正是官军力量的下降。

正是由于梁武帝的自大,才导致叛军获得了难得的进攻时机,也直接导致朝廷丧失了最佳的平叛时机。叛军所到之处,经济基础大多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口也因战争的缘故而明显减少。

百姓为了躲避战火,纷纷举家迁徙逃离战场,朝着相对比较安全的区域逃去。即便在战争结束后,这些百姓仍然不愿意回到家乡重新恢复生产和开垦已经荒废多年的土地,毕竟谁会愿意回到一个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的死城里面去呢?而侯景之乱对南朝所造成的破坏,一直到很久之后才逐渐得到恢复,此时北强南弱的局面已然形成了。

侯景之乱发生后,为何北方愈来愈强,而南方则愈来愈弱?

上图——侯景之乱示意图

现在不妨让我们回想一下侯景举兵反叛的动机,其中就有一条是因其在向南朝的世家大族求婚时遭到了拒绝,因此便憎恨起曾经对自己有过恩情的梁武帝。当时侯景曾希望梁武帝赐婚于他,却直接遭到了拒绝。

在梁武帝和南朝的世家大族看来,侯景能够萌生这种念头本就是可笑的,这也是自魏晋时期以来世家大族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在侯景发动叛乱之后,对南朝的世家大族进行了残忍又血腥的报复。对此,《北齐书·列传》中曾经记载了当时的景象:

畴百家之或在,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覆五宗而翦焉。独昭君之哀奏,唯翁主之悲弦。公主子女见辱见雠。

侯景之乱发生后,为何北方愈来愈强,而南方则愈来愈弱?

上图——萧梁都城建康示意图

自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开始,中原几个重要地区的世家大族开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经过魏晋时期的发展,这些世家大族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被忽视的力量。有时这些世家大族会成为稳定国家秩序,促进政治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有时也会因维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而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侯景之乱结束后,集中在南方的世家大族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一些世家大族就此没落下去,还有的直接受战争影响而被灭族。至此以后,南方出现了人才凋零的现象,国家机器已经无法正常运转,南朝的精英政治局面也被暂时终结了。

侯景之乱发生后,为何北方愈来愈强,而南方则愈来愈弱?

上图——图中标注为侯景攻占的地区

在侯景之乱爆发的消息广传四海之后,北朝开始蠢蠢欲动。对于北朝来说,这是难得的南下时机。原本对峙的西魏和东魏,在这一时期快速举兵南下,占领了与南朝接壤的大部分领土。

南朝为了抵抗北朝的南下,又不得不分兵抵御第三方势力。但是从战争的经过来看,光是平叛一项就足以让南朝感到十分吃力,分兵之后平叛将变得更加困难。况且派往边境卫戍的军队,也未必能够抵挡北朝军队的攻势。

从下面的这两张图片可以看出,侯景之乱过后南朝的领土面积明显缩水了。南朝西北部的领土,基本上全部被西魏所吞并。而且自此以后,南朝的西方也成为了必须固守之地。而在此之前,南朝只需要坚守北方与西魏和东魏的边界线即可,这就直接导致南朝在与北朝的对峙阶段中处于不利的境地。

同时,西魏因在侯景之乱的过程中获取的大量的土地,国力也出现了明显的提升。即便这些新占领的土地相对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与东魏所获得的土地相比),但却为后来北周吞并北齐、进而统一整个北方埋下了伏笔。

侯景之乱发生后,为何北方愈来愈强,而南方则愈来愈弱?

上图——南北朝对峙局势发展示意图

侯景之乱的发生,其实不仅仅是一场叛乱而已。从其他角度来看,这次叛乱其实是自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及阶级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和对国家机器的控制。

世家大族的过度膨胀,导致魏晋及南北朝的社会矛盾被进一步激化。由此便引发了侯景之乱。然而讽刺的是,当世家大族因侯景之乱而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后,反而出现了逐步走向大一统的趋势。而南朝那些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弊病,也随着世家大族的衰落而消失了。

或许侯景自己也不会想到,自己因个人私利而掀起的一场叛乱,不仅仅影响到了自己的命运、萧梁的国祚、南朝的发展、甚至还牵动了南北朝的局势,最后还影响到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参考文献:

【1】《南史·列传·贼臣》

【2】《北齐书·列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投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有梦的作家,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ybaike.com/shici/5709.html

(0)
有梦的作家有梦的作家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22:13
下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22:14

相关推荐

  • 一首关于月亮的古诗(形容圆月的唯美诗句)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一轮明月悬挂中天,饱满而皎洁。 烟火人间,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齐聚一堂,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玩花灯。 他们用最古老相传的仪式,表达着对于“团圆”二字,最朴素也最深切的期待。 像苏轼在词里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名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一个中秋之夜。 全词如下: 丙辰中秋,…

    2022年12月27日
    00132
  • 天净沙秋思古诗(天净沙·秋思原文及翻译注释见解)

    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成后面小题(共6分)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分析】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

    2022年12月27日
    00203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背景)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背景) 《桂枝香》——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白话文】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

    2022年12月27日
    00109
  • 六下古诗是什么?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板块共选编了十首古诗词,目的是为了使我们进一步增加积累,同时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诗词大意,从而为更高年段的学习作好准备。十首古诗词都配有插图,勾勒出诗词中描写的景物,画面简洁,意境深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意。 1、《采薇》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戍边战士在返乡途中抒发感慨之作。写返乡士兵由眼前的情景勾起内…

    2022年12月27日
    00126
  • 借月抒怀的诗句有哪些?借月抒怀的句子诗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2022年12月27日
    0011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